Linux
Linux 是一种自由开源的类 Unix 操作系统,它具有以下核心特性:
- 多用户多任务支持
- 优秀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
- 强大的网络功能和安全特性
- 丰富的开发工具和程序库
- 良好的硬件兼容性
- 活跃的社区支持
主要应用场景:
- 服务器系统
- 个人桌面系统
- 嵌入式设备
- 云计算平台
- 科学计算
Linux 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:
- Linux 内核 - 系统核心
- GNU 工具集 - 基础命令工具
- 桌面环境 - 图形界面(如 GNOME、KDE)
- 应用程序 - 各类应用软件
发行版
Linux 发行版是指基于 Linux 内核开发的完整操作系统,它们会额外打包一些应用软件并提供生态支持,主要的 Linux 发行版有:
- Debian:非常成熟稳定,用于各种服务器及工作站
- Ubuntu:基于 Debian 开发,桌面版用户体验好,很受个人用户欢迎
- CentOS:免费版本 RHEL,与企业 Linux 流通性好,也常用于服务器
- Fedora:源自 Red Hat,重视开放源代码,内置最新软件版本
- SUSE:来自德国,适用于企业 server 和工作站
- Arch Linux: Rolling 发行版,源代码最新但需自行配置
- Gentoo:源代码编译性能优化,但安装配置难度大
- Deepin:基于 Debian 开发的中文系統,注重视觉交互
Ubuntu
Ubuntu 安装较为简单,前往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下载镜像,通过 bios 启动 U 盘,直接开始安装
Ubuntu 的软件包格式是.deb
,只要是.deb
包就意味着它可以被安装到 Ubuntu 上。dpkg
是基于 Debian 的最低级包管理器,不会处理一些依赖关系
sudo dpkg -i <package.deb>
apt
是 Ubuntu 自带的包管理器,会自动处理依赖关系
apt 命令:
apt install
- 安装包,使用相对路径会安装当前目录的 deb 包,否则会尝试从软件源仓库中检索并安装软件包apt update
- 更新软件包索引apt upgrade
- 升级所有当前已安装的软件包apt remove
- 删除一个或多个软件包apt purge
- 全删除软件包并清除其配置文件apt search
- 搜索软件包仓库中的可用软件
软件源配置文件是/etc/apt/sources.list
,首先cp /etc/apt/sources.list /etc/apt/sources.list.old
备份原来的源,然后vim /etc/apt/sources.list
将内容全部替换为 TUNA 的源
# 默认注释了源码镜像以提高 apt update 速度,如有需要可自行取消注释
deb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# deb-src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-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# deb-src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-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-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# deb-src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-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-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# deb-src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-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# 预发布软件源,不建议启用
# deb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-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# deb-src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ubuntu/ jammy-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不过通常使用另一种包管理工具aptitude
来替代:
aptitude update 更新可用的包列表
aptitude safe-upgrade 执行一次安全的升级
aptitude full-upgrade 将系统升级到新的发行版
aptitude install <pkgname> 安装包
aptitude remove <pkgname> 删除包
aptitude purge <pkgname> 删除包及其配置文件
aptitude search <string> 搜索包
aptitude show <pkgname> 显示包的详细信息
aptitude clean 删除下载的包文件
aptitude autoclean 仅删除过期的包文件
aptitude versions <pkgname> 显示指定包的版本
Arch
Arch 安装较为困难,首先前往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下载镜像
两种安装方式:
- 直接挂载镜像,使用 UEFI 模式启动,进入 live-cd 系统,使用
archinstall
命令进行脚本安装,较为简单,适合快速部署系统 - 手动安装
进入 live-cd 系统
- 禁用 reflector
systemctl stop reflector.service
- 测试网络连通性
ping baidu.com
- 更新系统时钟
timedatectl set-ntp true # 将系统时间与网络时间进行同步
timedatectl status # 检查服务状态
- 更换国内软件源
vim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推荐源:
Server =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archlinux/$repo/os/$arch #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源镜像站
Server = 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archlinux/$repo/os/$arch # 清华大学开源软件镜像站
Server = https://repo.huaweicloud.com/archlinux/$repo/os/$arch # 华为开源镜像站
Server = http://mirror.lzu.edu.cn/archlinux/$repo/os/$arch # 兰州大学开源镜像站
- 通过 lsblk 命令观察磁盘分区情况
提示
如果是 NVME 协议的硬盘,则不是 sd(x),而是 nvme(x)n1
- 使用 cfdisk 分区
cfdisk /dev/sdx
cfdisk /dev/nvmexn1
- 创建 EFI 分区,类型为 EFI System
- 创建 SWAP 分区,将类型改为 Linux swap
- 创建根目录分区,类型默认
- 选中 Write,回车确认分区操作
- 使用 fdisk 或 lsblk 命令复查分区情况
Pacman 是 Arch 的官方软件包管理器,以下是常见的命令:
# 更新软件包缓存,但不安装
pacman -Syy
# 安装软件包
pacman -S package_name
# 删除软件包
pacman -R package_name
# 搜索软件包
pacman -Ss keyword
# 更新系统(使用 Arch 最好定期更新系统,否则不如用 Ubuntu)
pacman -Syu
安装一些必要的包:
pacman -S openssh vim networkmanager git zsh
启动服务:
systemctl start NetworkManager sshd
配置 shell,使用更好的 Oh-my-zsh:
- 使用 curl 下载脚本并安装:
sh -c "$(curl -fsSL https://raw.github.com/ohmyzsh/ohmyzsh/master/tools/install.sh)"
- 同意使用 Oh-my-zsh 的配置模板覆盖已有的
.zshrc
- 使用
powerlevel10k
主题,git clone --depth=1 https://gitee.com/romkatv/powerlevel10k.git ${ZSH_CUSTOM:-$HOME/.oh-my-zsh/custom}/themes/powerlevel10k
- 在
.zshrc
设置ZSH_THEME="powerlevel10k/powerlevel10k"
启用主题 - 执行
source ~/.zshrc
配置生效 - 启用
z
获取快速跳转目录的能力,不需要安装,直接在.zshrc
中设置plugins=(z)
启用 - 安装
zsh-autosuggestions
获取命令提示,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zsh-users/zsh-autosuggestions ${ZSH_CUSTOM:-~/.oh-my-zsh/custom}/plugins/zsh-autosuggestions
,在.zshrc
中设置plugins=(zsh-autosuggestions)
- 安装
zsh-syntax-highlighting
获取语法检查,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zsh-users/zsh-syntax-highlighting.git
,echo "source ${(q-)PWD}/zsh-syntax-highlighting/zsh-syntax-highlighting.zsh" >> ${ZDOTDIR:-$HOME}/.zshrc
AUR(Arch User Repository)是 Arch 社区维护的软件包存储库,其中包含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包。允许 Arch 用户共享和安装不在官方仓库中的软件包。它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软件选择和灵活性
根目录
Windows 存在盘符的概念,而 Linux 则不存在,只有一个根目录,所有的文件都在/
下面,每个用户都在/home
建立自己的文件夹
- 蓝色表示目录
- 黑色表示文件
- 白色表示一般文件
- 青色表示链接
- 红色表示压缩文件或者包文件
- 绿色表示表示可执行文件
根目录解释:
- etc - 存放几乎所有的系统配置文件
- home - 这是预设的用户主目录
- root - 超级用户的主目录
- bin - 命令程序
- opt - 第三方软件
- usr - 应用程序和文件存放的目录
- var - 存放经常被修改的文件
- lib - 基本的运行库
- boot - 启动系统的核心文件
- dev - 存放着外部设备
- media - 媒介都挂载在这里
- mnt - 暂时挂载某些东西
- tmp - 临时文件
.
和..
是特殊的目录,表示当前目录和父目录
当然,在 Linux 中一切皆文件,自然产生了对文件的各种操作
pwd
:获取当前路径,~
表示在自己的home
中,它是主目录的缩写ls
:显示所有当前目录的东西,除了隐藏文件,以.
开头的都是隐藏文件ls -a
:显示所有文件,包括隐藏文件ls .*
:以短格式打印目录中的文件cp -v .bash_history{,1}
:将.bash_history
复制到.bash_history1
文件,这很简单,因为前面说过 Bash 有扩展功能,有一组规则定义如何处理{1,2,3}
这样的结构。Bash 只会接收花括号前的参数,并向参数添加花括号中的所有东西,在本例中,第一个参数是空的,只是变成了.bash_history
,然后 Bash 添加了1
,扩展后就变成了.bash_history1
,因此cp
接受的参数实际上为cp -v .bash_history .bash_history1
mv <file1> <file2>
:移动file1
到file2
,会将file2
覆盖掉,因此不再有file2
rm <file>
:删除文件,没有任何提示,最好添加-v
参数获得提示rm <folder>
:删除空目录,没有任何提示,最好添加-v
获得提示,不能删除非空目录rm -rf <folder>
:递归删除目录,最好添加-v
获得提示,此命令非常危险,不要轻易使用touch <file>
:创建空白文件
提示
对应rm
来说,一定要加上verbose
选项,通常是-v
,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命令当中
shell
shell 是运行在终端上的文本互动程序,bash 是最常用的一种 shell,是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 shell。所有的输入都交给 shell,它会解释其中的内容,并执行对应的操作
ls -al
:打印当前目录中的所有文件,包括隐藏的文件ls -altr
:打印当前目录中所有的文件,但是打印的顺序是最后修改的文件在最后面lsof
:列出所有已打开的文件cat <file>
:打印出文件信息echo Hello, $LOGNAME!
:输出一个字符串,并用环境变量$LOGNAME
替换Hello, $LOGNAME
中的对应文本echo 'echo Hello, $LOGNAME!' >> <file>
:将echo Hello, $LOGNAME!
添加到文件cp -v <file> <new_file>
:复制一个文件到另一个文件,-v
参数会给这个命令显示更详细的输入tail -n 5 <file>
:从文件中打印最后 5 行history -w
:将所有输入过的命令历史写入到.bash_history
文件shutdown -r now
:立即重启,now
表示时间shutdown -h now
:立即关机,now
表示时间shutdown -c
:取消已经执行的shutdonw
命令reboot
:立即重启,不需要额外的选项exit
:关闭对话终端
所有的任何命令都不会被直接执行,会先扩展,然后执行。shell 会对当前输入的命令字符串进行处理后才会执行,它会发生在命令执行前,和键入的命令无关。shell 会将命令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单元,也叫 token,每个 token 都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看待
比如echo hello
,shell 首先会对该命令进行扩展处理,然后才具体的去执行。shell 提供了一些扩展规则,用于匹配命令字符串并快速的生成,用于提升效率
{}
- 花括号扩展
花括号是首先被执行的扩展,有两种用法:字符串输出、序列输出
比如echo {a, b}1
会被扩展成echo a1 b1
,会将命令中的 token 进行扩展填充,这是字符串输出
而序列输出则是按照规则来生成一定范围内的值,比如echo {1..3}
被扩展成echo 1 2 3
。还可以按照英文字母顺序,echo {a..b}
被扩展成echo a b c
花括号的扩展很简单,格式是固定的,但是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,比如不能够使用${
,这和其他扩展方式产生了冲突,应该使用\$
进行转义
vim
在 Linux 中,一切数据皆文件,而文件必须是人类可读可编辑的,因此有必要学会如何编辑文件。vim 是 Linux 自带的一款处理文本的工具,输入vim
命令,会进入这样的界面
vim 总是令新手头疼,它不像 Windows 记事本那样是可视化的,vim 是一种模态的编辑器,具有两种模式:
- 普通模式 - 移动光标执行复制、粘贴和删除等操作
- 插入模式 - 输入文本
只要记住在大部分时候呆在普通模式即可,只允许短时间进入插入模式,然后立即退出。当使用 vim 打开一个文件后即为普通模式,只需要按下i
键进入插入模式,以及按下ESC
回到普通模式
这是普通模式下的按键命令:
h
:光标向左l
:光标向右j
:光标向下k
:光标向上i
:进入插入模式o
:在光标下插入一行并进入插入模式x
: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dd
:删除光标一行w
:保存文件:wq
:保存并退出:q!
:不对文件进行修改并退出/
:搜索
如果想要查看某个文件而不是想修改它,使用 vim 是有点过度的,这时候就使用另一个文本浏览器 less,输入less <file>
即可查看,使用熟悉的j
、k
命令来浏览文件,退出浏览使用q
,使用--ch<enter><enter>
水平滚动(对于放不下的行来说)
重定向
wc -l
会从当前/dev/tty
读取行,每次按下回车都会回去一行,按下Ctrl + D
后会告诉输入了多少行。如果想要计算.bash_history
的行数,可以使用wl -l < .bash_history
来实现,这会计算该文件的行数。它利用了重定向机制,即将来自键盘输入或到显示器的输出,重定向到另一个文件
<
用文件替换输入>
用文件替换输出>>
不会覆盖文件,而是追加到末尾|
从一个程序中获取输出,并连接到另一个程序
我们可以结合各种过滤程序来达到想要的目的:
ls -al | head -n 5
:只打印目录列表中的前 5 个条目ls -al | tail -n 5
:只打印目录列表中的后 5 个条目ls -al | awk '{print $8, $9}'
:打印第 8 列 和第 9 列 的条目ls -al | awk '{print $9, $8}'
:打印第 8 列 和第 9 列 的条目,调换顺序ls -al | grep bash
:仅打印目录列表中包含 bash 的行cat ls.out | sed 's/bash/hello/g'
:将所有的bash
条目替换为hello
git branch -a | grep 'feature' | sed 's/remotes\///g' | xargs git branch -dr
:xargs
用于将输出作为命令行参数
文件上传
一般终端都会提供scp
命令用于机器之间的复制,这个工具是基于 ssh 的,所以较为安全
scp 本地文件路径 目标机器:目标机器的文件路径
环境变量
环境变量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程序的一些参数,这意味着 shell 中有很多变量设置,有些变量只为当前 shell 设置,这些被称为本地 shell 变量。有一些变量被传递到从当前 shell 启动的每个程序,它们被称为环境变量,可以使用env
列出
foo="I'm foo"
:创建一个变量foo
,赋值为I'm foo
echo $foo
:打印出变量foo
,使用$
来引用变量set | grep foo
:列出所有环境变量,传递给grep
,打印出只包含foo
的行env | grep foo
:列出所有环境变量,传递给grep
,打印出只包含foo
的行export foo
:导出变量,使foo
可用于从当前 shell 执行的所有程序foo=’ls -al‘
:重新对变量赋值$foo
:单独引用变量会被当作命令看待
不管是set
还是env
设置的变量,都只对当前 shell 有效,不会对新的 shell 可见,所以必须修改一些文件来达到永久设置变量的目的
在 Linux 中,环境变量的加载顺序是非常重要的,不同的加载顺序会导致环境变量的优先级和作用范围发生变化。以下是 Linux 中常见的环境变量加载顺序:
- /etc/profile - 这是系统级别的配置文件,在系统启动时加载。在这个文件中设置的环境变量对所有用户都生效
- /etc/environment - 这也是系统级别的配置文件,在系统启动时加载。在这个文件中设置的环境变量对所有用户都生效
- /etc/profile.d/*.sh - 这个目录下的所有 .sh 脚本文件会在系统启动时被加载。可以在这些脚本文件中设置针对特定服务或应用的环境变量
- ~/.bash_profile 或 ~/.bash_login 或 ~/.profile - 这些是用户级别的配置文件,在用户登录时加载。在这些文件中设置的环境变量只对当前用户生效
- ~/.bashrc - 这也是用户级别的配置文件,在每次打开 shell 时加载。在这个文件中设置的环境变量只对当前用户生效。需要注意的是,上述加载顺序是针对使用 Bourne shell 及其衍生 shell (如 bash) 的情况。如果使用其他 shell,如 zsh 或 fish,加载顺序可能会略有不同
另外,对于 systemd 服务,环境变量的加载顺序也会略有不同。通常建议直接在 systemd 服务文件的 [Service] 部分设置环境变量,以确保它们能被正确加载
语言设置
在 Linux 中,进行语言选择像导出变量一样简单,通过查看这个变量,程序会决定如何跟你交流
echo $LANG
:打印变量LANG
locale
:显示当前区域语言man man
:显示 unix 系统手册sudo dpkg-reconfigure locales
:重新配置区域设置,因为变化是系统层次,所以要用到sudo
,使用方向键选择一个语言,按空格选中export LANG=zh_CN.UTF-8
,修改Lang
切换区域语言
不出意外,这是dpkg-reconfigure locales
执行后的结果:
Package configuration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Configuring locales 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Locales are a framework to switch between multiple languages and allow users to use their language, country, │
│ characters, collation order, etc. │
│ │
│ Please choose which locales to generate. UTF-8 locales should be chosen by default, particularly for new │
│ installations. Other character sets may be useful for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with older systems and software. │
│ │
│ Locales to be generated: │
│ │
│ [ ] All locales ↑ │
│ [ ] aa_DJ ISO-8859-1 ▮ │
│ [ ] aa_DJ.UTF-8 UTF-8 ▒ │
│ [ ] aa_ER UTF-8 ▒ │
│ [ ] aa_ER@saaho UTF-8 ▒ │
│ [ ] aa_ET UTF-8 ▒ │
│ [ ] af_ZA ISO-8859-1 ▒ │
│ [ ] af_ZA.UTF-8 UTF-8 ▒ │
│ [ ] agr_PE UTF-8 ▒ │
│ [ ] ak_GH UTF-8 ▒ │
│ [ ] am_ET UTF-8 ▒ │
│ [ ] an_ES ISO-8859-15 ▒ │
│ [ ] an_ES.UTF-8 UTF-8 ▒ │
│ [ ] anp_IN UTF-8 ↓ │
│ │
│ │
│ <Ok> <Cancel> │
│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任务控制
Linux 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,意味着可以有很多程序同时运行,对于 bash 来说肯定有很多工具来控制多个任务的执行
Ctrl + z
:将当前非终止程序放到后台并暂停运行,允许继续执行其他命令Ctrl + c
:可以停止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jobs
:列出所有的后台程序fg <num>
:指定程序带到前台运行,需要一个数字参数,可以从jobs
中获取,如果没有则将最后一个挂起的程序带到前台bg <num>
:指定后台程序在后台恢复运行,需要一个数字参数,从jobs
获取,如果没有则将最后一个挂起的程序恢复&
:在执行命令后面增加&
会让这个程序直接在后台挂起运行nohup
:在执行命令前面加上使用nohup
命令,挂起一个程序,在终端断开后不会被杀死
提示
在使用nohup
时,一定要使用exit
命令正常断开对话,否则是无效的,如果挂起的程序不是一种非终止运行的状态也会被终止
进程处理
ps
:显示当前会话启动的进程ps a
:仅打印于终端(TTY)相关以及通过终端启动的进程ps x
:显示所有进程ps ax
:打印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ps axue --forest
:以树的形式打印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kill 45569
:终结 PID 为45569
的程序运行
root@VM-4-14-ubuntu:~# ps x
PID TTY STAT TIME COMMAND
1 ? Ss 0:01 /sbin/init
2 ? S 0:00 [kthreadd]
3 ? I< 0:00 [rcu_gp]
4 ? I< 0:00 [rcu_par_gp]
6 ? I< 0:00 [kworker/0:0H-kblockd]
26 ? S 0:00 [oom_reaper]
27 ? I< 0:00 [writeback]
28 ? S 0:00 [kcompactd0]
29 ? SN 0:00 [ksmd]
30 ? SN 0:00 [khugepaged]
76 ? I< 0:00 [kintegrityd]
77 ? I< 0:00 [kblockd]
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唯一的 PID 跟它关联,TTY 是与进程相关联的电传模拟器,允许进程交换信息,STAT 表示当前进程的状态,TIME 表示在 CPU 上执行此进程的时间,COMMAND 是带有参数的程序名称
这是 STAT 可能的进程状态:
状态 | 描述 |
---|---|
D | 不中断睡眠(通常为 IO)。进程繁忙或挂起,不响应信号,例如硬盘已经崩溃,读操作无法完成 |
R | 运行或可运行(在运行队列中)。进程正在执行中。 |
S | 中断睡眠(等待事件完成)。例如,终端进程和 Bash 通常处于此状态,等待你键入某些内容 |
T | 停止,由任务控制信号或由于被追踪。 |
W | 分页(从 2.6.xx 内核起无效,所以不用担心) |
X | 死亡(不应该看到) |
Z | 已停止(“僵尸”)进程,已终止,但未被父项收回。这种情况发生在错误终止的进程上 |
< | 高优先级(对其他用户不好) |
N | 低优先级(对其他用户很好) |
L | 将页面锁定到内存中(用于实时和自定义 IO) |
s | 是会话领导。Linux 中的相关进程被视为一个单元,并具有共享会话 ID(SID)。如果进程 ID(PID)= 会话 ID(SID),则此进程将是会话领导 |
L | 是多线程的(使用 CLONE_THREAD,例如 NPTL pthreads) |
+ | 位于前台进程组。这样的处理器允许输入和输出到电传模拟器,tty |
网络
netstat -atup
:列出所有 TCP 和 UDP 端口并显示与程序相关的程序名和 PIDlsof -i
:列出打开文件fuser -n tcp 80
:查看 80 端口被哪个程序占用
系统启动
Systemd 是 Linux 操作系统中用于初始化、管理和监控系统和服务的系统和服务管理器
主要功能:
- 系统启动和关闭管理
- 服务和守护进程的启动、停止和重启管理
- 系统日志和事件管理
- 网络连接和挂载管理
- 电源管理和休眠处理
- 资源限制和依赖关系管理
# 列出系统中所有正在运行的 Systemd 服务
systemctl list-units --type=service
# 查看服务的详细信息
systemctl status your-service.service
# 停止、重启和删除服务
systemctl stop/restart/disable your-service.service
# 设置开机自启动
systemctl enable/disable your-service.service
# 查看系统日志
journalctl
# 查看某个服务的日志
journalctl -u your-service.service
如果 Linux 发行版支持 systemd,那么从启动时开始,它每秒钟都会从系统的所有进程和应用程序中收集日志。所有这些日志事件都由 systemd 的 journald 守护程序管理。journald 收集所有的日志(信息、警告、错误等),并将其作为二进制数据存储在磁盘文件中,日志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路径 /var/log/journal
由于日志保留在磁盘中,而且每秒钟都在收集,所以它占用了巨大的磁盘空间,journalctl --disk-usage
查看占用空间
可以手动删除日志
sudo journalctl --flush --rotate
# 超过最近 1秒/周/月/年的日志会被删除
sudo journalctl --vacuum-time=1s/w/m/y
# 这将清除所有存档的日志文件,并保留最后 400MB 的文件。记住这个开关只适用于存档的日志文件,不适用于活动的日志文件
sudo journalctl --vacuum-size=400M
# 清除所有低于指定数量的日志文件,只有最后两个日志文件被保留
sudo journalctl --vacuum-files=2
虽然上述方法很好,也很容易使用,但建议使用 journald 配置文件来控制日志文件的清理过程,该文件存在于 /etc/systemd/journald.conf
journald.conf 参数 | 描述 | 实例 |
---|---|---|
SystemMaxUse | 指定日志在持久性存储中可使用的最大磁盘空间 | SystemMaxUse=500M |
SystemKeepFree | 指定在将日志条目添加到持久性存储时,日志应留出的空间量 | SystemKeepFree=100M |
SystemMaxFileSize | 控制单个日志文件在被轮换之前在持久性存储中可以增长到多大。 | SystemMaxFileSize=100M |
RuntimeMaxUse | 指定在易失性存储中可以使用的最大磁盘空间(在 /run 文件系统内) | RuntimeMaxUse=100M |
RuntimeKeepFree | 指定将数据写入易失性存储(在 /run 文件系统内)时为其他用途预留的空间数量 | RuntimeMaxUse=100M |
RuntimeMaxFileSize | 指定单个日志文件在被轮换之前在易失性存储(在 /run 文件系统内)所能占用的空间量 | RuntimeMaxFileSize=200M |
最后重启 journald
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-journald
系统监控与性能分析
系统基本信息
lsb_release -a
:查看发行版本cat /proc/cpuinfo
:查看硬件配置
性能监控
top
:实时查看进程变化,监控 Linux 系统状况uptime
:查看系统运行了多少时间free
:查看内存vmstat
:进程,内存,分页,块 IO,陷阱,磁盘和 cpu 活动的信息
存储空间
df
- 查看文件系统的空间使用情况,只能查看一级文件夹的大小、使用比例、档案系统以及挂载点df -h
- 查看文件系统的空间使用情况,以1024
为单位du
- 可以查看文件以及文件夹的大小,会统计文件大小相加
用户操作
$
是普通用户,#
是超级用户
useradd <username>
- 新建用户userdel <username>
- 删除用户passwd <username>
- 修改用户名,root 用户可以修改自己和其他用户,其他用户只能修改自己su <username>
- 切换用户sudo <cmd>
- 提权这次执行的命令
文件权限
在 Linux,通过文件权限,属性和所有权来管理对文件的访问
对于 Linux 中的每个文件,都有三个权限类
类 | 描述 |
---|---|
用户 | 文件的拥有者 |
分组 | 同组用户 |
其它人 | 任何其他用户或组 |
对于每个权限类,有三个可分配的权限:
权限 | 符号 | 描述 |
---|---|---|
读 | r-- | 读取文件的能力 |
写 | -w- | 写入文件的能力 |
执行 | --x | 将文件作为程序执行的能力,例如 ShellScript 应该设置这个 |
可以通过ls -l filename.txt
查看文件权限
以及管理权限的命令,只有 root,文件所有者的用户才能修改:
chmod
— 修改文件权限chown
— 修改所有者umask
— 修改掩码,以便将权限赋予新创建的文件
第一组参数是用户类型:
u
- 文件所有者g
- 组o
- 其它人a
- 所有用户,与同时指定 ugo 一样
第二组参数,操作权限的参数,定义是否要删除、添加或设置权限:
-
删除指定的权限+
添加指定的权限=
将当前权限改为指定权限。如果在符号后没有指定权限=
,则删除指定用户类的所有权限
# 授予组成员读取文件的权限,但不能写入和执行
chmod g=r filename
# 删除所有用户的执行权限
chmod a-x filename
# 递归删除其他用户的写权限
chmod -R o-w dirname
挂载共享目录
在系统上安装cifs-utils
包
# 创建一个目录作为挂载点
mkdir /mnt/win_share
# 开始挂载共享目录
sudo mount -t cifs -o username=<win_share_user>,password=<password> //WIN_SHARE_IP/<share_name> /mnt/win_share
卸载
umount /mnt/win_share
使用凭证文件配置,创建一个文件,比如叫win-credentials
username=<win_share_user>
password=<password>
使用文件进行挂载
sudo mount -t cifs -o credentials=/root/win-credentials //WIN_SHARE_IP/<share_name> /mnt/win_share
使用mount
挂载时,重启不会保留,可以编辑/etc/fstab
文件,该文件定义了系统启动时挂载什么文件系统
# <file system> <dir> <type> <options> <dump> <pass>
//WIN_SHARE_IP/share_name /mnt/win_share cifs credentials=/root/win-credentials,file_mode=0755,dir_mode=0755 0 0
使用mount /mnt/win_share
,该命令将读取/etc/fstab
的内容并装载共享,下次重新启动系统时,将自动装载 Windows 共享
软件包管理
在为软件安装程序之前,有必要了解下面的概念:
- 源码包 - 不能编译,必须手动编译,并配置才能运行(大佬定制化时使用),一般后缀名为
.tar.gz
- 二进制包 - 已经编译过,可以立即执行
- RPM - 是二进制包的子系列,用来处理二进制包依赖关系,基于软件包管理系统
- 软件源 - 存放包的仓库,比如阿里云、清华等
一般情况下,默认的软件源就足够使用了,但有的软件源比较慢,甚至会连接失败,所以需要换一些国内的源,比如阿里云
在 Linux 中,不同发行版的软件包有不同的格式
远程登陆
如果买了远程服务器,且系统是 Linux,便可以使用 SSH 工具来远程连接,一般输入用户名@机器地址
,然后输入密码就可以连接成功了,但是有时候远程不允许 SSH 连接,这个时候就要在控制台中进入机器,然后更改系统配置即可
如果被禁止 SSH 登录 ROOT 账户,则进入远程机采用下面操作:
sudo vim /etc/ssh/sshd_config
找到PermitRootLogin
行并改为PermitRootLogin yes
,以及开启PubkeyAuthentication yes
,保存编辑退出,使用sudo service ssh restart
就行了
每次连接输入密码太麻烦,可以使用密钥的方式来登录,首先本机使用ssh-keygen -t ed25519
生成密钥对,然后使用ssh-copy-id 用户名@机器地址
上传密钥到远程机器,随后输入密码验证一下,以后就可以免密登录了
提示
Windows 的cmd
和powershell
是没有ssh-copy-id
命令的,最好使用比如 git bash 这样的终端来操作
端口管理
不要在远程机中通过防火墙程序来控制端口,因为控制台会有专门预设好的防火墙设置,在这里指定规则即可
如果通过远程机防火墙程序控制了规则,可能会导致 SSH 连接工具无法连接的现象发生,这时的防火墙规以远程机
设置代理
# 修改 shell 配置文件 ~/.bashrc ~/.zshrc 等
export http_proxy=socks5://127.0.0.1:1024
export https_proxy=$http_proxy
# 设置 setproxy 和 unsetproxy 可以快捷的开关
# 需要时先输入命令 setproxy
# 不需要时输入命令 unsetproxy
alias setproxy="export http_proxy=socks5://127.0.0.1:1024; export https_proxy=$http_proxy; echo 'HTTP Proxy on';"
alias unsetproxy="unset http_proxy; unset https_proxy; echo 'HTTP Proxy off';
定时任务
使用 cronie
# 编辑
crontab -e
文本中添加定时任务
0 23 * * * rtcwake -v -s 32400 -m mem
解压缩
# 解打包
tar -xf file.tar
# 打包
tar -cf archive.tar files/file
# 使用 gzip 算法压缩
tar -zcf archive.tar.gz files/file
# 解 gzip 包
tar -zxf archive.tar.gz
# 使用 bzip2 算法压缩
tar -zcf archive.tar.bz2 files/file
# 解 bzip2 包
tar -zxf archive.tar.bz2
# 解 zip
unzip file.zip
# 打包
zip archive.zip files/directories
# 递归打包
zip -r archive.zip directory
Benchmark
购买了一台 Linux 服务器怎么不跑一下各种测试呢?
wget -qO- bench.sh | bash